一、
氣流干燥機的主要形式
直管氣流干燥機是較早的機型,針對直管氣流干燥機存在的一些缺點,如設備高、氣固兩相的相對速度逐漸降低、使用尚不夠廣泛、熱利用率較低、物料易粉碎等。近年來開發出不少新型高效的氣流干燥設備。如容積小、干燥速率高的旋風氣流干燥器;充分利用顆粒的變速以強化干燥過程的脈沖氣流干燥器;能夠干燥膏狀物料的強化氣流干燥器;能夠干燥易氧化物料的短管氣流干燥器;能保護晶體不被粉碎的低速氣流干燥器;能干燥漿狀物料的噴霧氣流干燥器等。還有一些新型氣流干燥器也分別開發成功,近年來,斜管、長管、倒錐管等氣流干燥器在生產中也得到了應用。這些新型設備目前已在染料、制藥、塑料等工業中應用。
近年來,在氣流干燥機流程安排上也進行了很多的改進,擴大了干燥物料的范圍。目前使用較多的是在干燥前或底部加設一套機械分散式粉碎裝置,當熱空氣與物料一同經過粉碎裝置時,物料邊粉碎邊進行干燥,干燥后的細顆粒被氣流帶出而分離收集。對一些含水率較高(如50%)的松散塊狀物料(如碳酸氫鈣、小蘇打、焦亞硫酸鈉等),也可以借助帶粉碎的氣流干燥機進行干燥。若借用鼓風機葉輪來承擔物料的粉碎作用時,則要保證濕物料不會粘在葉輪上,否則將破壞機械的平衡,損壞設備。有些在氣流管前增加一臺干濕料混合器,使物料脫離黏滯區。這樣就可使膏狀物料在進入氣流管前變成散粒狀或松散的塊狀物料,改善物料的黏滯狀態,從而較容易進行干燥,對含水率高的物料,或者對于一些難以干燥的物料(如硬脂酸鹽、聚氯乙烯、淀粉等),目前多采用二級或三級氣流管串聯的方式進行干燥。
氣流干燥屬于對流傳熱式干燥類,關于提高熱利用率問題,人們一向采用很多方法。如采用多級分段流程,可在某種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如將第二級干燥器的熱載體不經加熱即作為第一級干燥器的干燥介質,出第一級干燥器的尾氣溫度一般可降低至40~60℃。而濕物料可先進入第一級干燥器后再進入第二級,這樣熱效率就可提高。
二、氣流干燥機的加料方法
最常用的進料裝置是螺旋加料器、振動加料器及轉動加料器。這些裝置能控制進料速率,并能把物料直接送入熱氣流中。雖然它們能把物料送入干燥器內,卻不能有效地把濕物料分散于干燥介質中。因此,在進料時會產生不規則的塊狀或條狀物料,使干燥處于不穩定狀態。它們僅適用于極易分散的物料干燥。
國外有些公司制造的加料器在干燥器的一側,向上將物料送入文丘里干燥器段。粉碎機把團塊狀濕物料打碎,進而形成穩定的粉料流,同向進入熱氣流中。因為這種物料易于快速進入干燥器段,使之均勻地分散到熱氣流中,從而獲得最佳干燥效果和均質產品。
某些物料,如結晶狀物料,需要專門緩慢地機械加工,為此研制了分級篩網。這種進料器類似于粉碎機,內部只裝一只槳狀轉輪,在出口處附裝一塊大孔徑篩板。通過轉輪緩慢平穩地旋轉,使物料分散地通過篩板,并受到孔邊緣刃口的撞擊作用而被粉碎。所以濕物料以細小、松散狀態進入干燥器,并迅速地在熱氣流中分散。
作為氣流干燥器有效的加料裝置,另一種形式是返混或預處理裝置,用于含水率高的稀漿狀物料的直接進料。進口濕物料要與返混的干品混合,使物料越過黏滯區,形成適宜加入干燥器的物料狀態。
一般在加料器上裝一只氣密零件,如螺栓或閥門,以防止空氣從加料處泄漏進干燥器內。合適的氣流干燥機加料器具有通用性,能處理從液體到自由流動的粉狀濕物料,但加料器不能改善由于限定干燥時間而造成的干燥波動性。大多數干燥器設計者考慮了選擇延長干燥時間的辦法來克服這個問題。對氣流干燥機有疑問的用戶,可致電0519-88906789交流。